112年度服務學習計畫 【青少年公民科學特蒐團】
2/19 (日) 9:30-12:20 3 「公民的科學日常 - 青少年知識共創的想法與實踐」 -青少年能參與哪些公民科學?如何參與?又能從中獲得什麼學習和成長? 吳士緯 博士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、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、台灣產蝶蛾圖鑑 總負責人之一。 2/19 (日) -介紹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及各大公民科學社群 3/4 (六) 9:30-12:20 3 愛自然APP新手課 -如何運用「iNaturalist」APP進行物種的快速辨識、紀錄和使用者交流 - 建議中學生可進行發想的專案方向 陳柏璋 老師 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共同創辦人、竹科實中生物研究社指導老師、森林科教師,是個行動派的斜槓教育者。 3/4 (六) 「iNaturalist」-【野外植物調查實作】 (附午餐飯捲) 3/11 (六) 10:30-12:00 2 「公民科學聊聊天」 -談今年度的青少年公民科學計畫 -數位公民的學習模式及資源 -「自主X協作X跨界X行動」專案 -分享公民科學中的親子共學 張維君 輔導員 前任特有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、現任青家中心輔導員,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 4/9 (日) 9:30-12:20 3 「iNaturalist」的進階使用介紹、電腦上機實作 -手把手帶你操作「收藏專案」與「綜合專案」 -練習如何納入其他使用者的調查資料,探究學員想知道的科學問題 -如何導入地圖、撈取想分析的公民科學大數據 (附午餐便當) 吳士緯 博士 4/9 (日) 13:30-16:20 3 公民科學平台使用禮儀與「求鑑定」須知 -如何拍出資訊量足夠的生物影像 - 生物如此繽紛,哪些紀錄方式與考量有助於高品質資料的累積? - 上傳與討論生物影像的平台好多,互動的眉角也是哦!要增進基本的溝通效率我們可以先學習什麼? -公民科學平台使用禮儀與「求鑑定」須知 吳士緯 博士 4/22 (六) 9:30-12:20 3 探索蜘事、知蛛常樂:臺灣的蜘蛛生態簡介及觀察」 -蜘蛛的基本認識 -如何觀察紀錄(公民科學部分) 羅英元 老師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/學歷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生/從小害怕蜘蛛,但自研究所開始以蜘蛛為研究對象後,從此認識蜘蛛世界的美妙與樂趣。 林定寬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性碩士生/臺灣蛛形學會 李志誠、邱麗卿 皆爲臺灣蛛形學會 4/22 (六) 13:30-17:30 4* 1講 3助 【蜘蛛調查實習】 -探訪蜘蛛的各種棲地 -蜘蛛的戶外觀察與紀錄 (包車:一台巴士往返本中心,附午餐飯捲) (分組、共4位講師助教指導) 5/20 (六) 9:30-12:30 3 「舉頭望小鳥,低頭記eBird 」 -鳥類的公民科學經營現況,「eBird Taiwan」、BBS繁殖鳥調查、 iNaturalist APP等平台使用介紹,鳥類影像與聲音紀錄重點, 紀博瑋 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系碩士班研究生 + 1位助教 13:30-17:30 4 【鳥類調查實習】 -踏出室外實習調查都市鳥類 *家中有望遠鏡的可以盡量帶來,沒有也沒關係。 (包車:一台巴士往返本中心,附午餐飯捲) 地點:新店 小粗坑步道 6/3(六) 9:30-12:20 3 群眾標注介紹與實作 許武龍 (哈爸) LASS開源環境感測網路創辦人、FBTUG-FarmBot Taiwan User Group發起人,同時擔任社群管理者與企業顧問。 午餐時間 & 自由交流 (提供午餐) 6/3(六) 13:30-16:20 3 群眾標注專案融入探究實作課程:教案分享與實作 今日成果回顧與活動回饋 Q A時間 韓中梅 老師 竹東高中自然科專任教師,108~110北區探究實作中心研究教師 7月 (邀請中) 3 「路殺社」-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 林德恩 博士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 8月 (邀請中) 3 公民科學實例分享與應用 -以台灣近十年蛾蝶知識發展為例 -介紹台灣產蝶蛾圖鑑的使用與架設背景 -討論中學生可能進行的公民科學計畫題目,與如何組成團隊共同累積資料 吳士緯 博士時間 節數 講題 講師 3 時間 節數 講題 講師 4 時間 節數 講題 講師 時間 節數 講題 講師 3/11 (六)
13:30-16:203 結合FB社群與「iNaturalist」專案實作分享
-以專案「慕光之城─臺灣飛蛾紀錄網」為範例
-開一個青發處的蛾調專案為上課示範施禮正 老師
前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,小胖老師,好胖好胖蛾寶寶的自然教室創辦人。3/11(六) 16:20-21:10 5*
2位【蛾類調查野外實習】 台北暗夜之美-近郊夜觀
(包車:一台巴士往返本中心,附晚餐飯捲)施禮正 老師 + 吳士緯 博士 3/12 (日) 10:30-12:20 13:30-16:20 5*
2位【腦力激盪】
-就昨夜的蛾調專案進行分組討論 (照片品質、鑑定程度,科屬分布,多樣性探討…)
-帶領學員發想可帶回自家、自己的學校操作的公民科學方案(鼓勵發言、找團隊、當場開專案分享…等等)
(附午餐便當)施禮正 老師 +吳士緯 博士 時間 節數 講題 講師 時間 節數 講題 講師 時間 節數 講題 講師 5/20 (六) 時間 節數 講題 講師 時間 節數 講題 講師